延吉市非公党工委深化“红领工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延吉市非公党工委紧密结合领域实际,通过深化“红领工程”,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图为延吉市委常务副书记尹朝晖在延吉市志愿服务联盟启动仪式讲话
一是深化“组织组建+红色细胞”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工作覆盖。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开展“双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对全市8125个非公企业和692个社会组织实施“地毯式”排查,研发“延吉市非公党建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动态管理,现已认定非公企业2464个和社会组织423个,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52.2%和70.2%。探索推进“协会+支部”模式,组建七水滴爱心协会、导游协会、婚庆协会等社会组织党组织23个。成立延吉市志愿服务联盟和延吉新媒体联盟,打造四叶草、雷锋班、七彩虹等社会组织党建品牌。
图为延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南哲调研七水滴爱心协会党建情况
二是深化“队伍建设+红色菁英”工程,不断提升党务力量素质。以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通过省州党代会精神辅导、经验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举办全市非公党务培训班2期、参训300余人次,不断提高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通过“长白山先锋-e支部”“边陲党旗红”“延吉党建”公共平台和非公党建微信群等载体,每天保证推送微发布、微党课、微视频,现累计推送200余条,把提高思想认识抓在日常。印制下发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手册》和《党支部记录本》共计600册,狠抓“学”的基础。同时,大力实施“火种计划”,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15人,发展党员64人。
图为延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组织党工委书记黄今花为
公园街道非公党建服务活动中心授牌
三是深化“加强措施+红色基因”工程,不断优化物质保障水平。实施非公组织党建公积金制度,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发放红领补贴200余万元,切实激发非公组织党务干部工作热情。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市本级和高新区1000平方米以上的2个党建指导服务中心选址已定,图纸正在设计规划中,新兴、公园、建工3个街道计划投入150万元,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现装修施工中,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加大硬件设备保障力度,向新成立的非公党组织发放党建电教设备53台、共计20余万元。
四是深化“活动创新+红色动力”工程,不断强化载体活动引领。以“党旗领航双争双强”为主题,制定下发《延吉市非公系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通过“党建+扶贫”“党建+爱心”“党建+公益”等形式,现已组织3次非公系统主题党日集中活动。结合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城”活动,公开承诺的非公组织党组织300余个、党员2000余名,2000余名非公党员全部亮明身份,延百集团党委等8个非公党组织被州市评为“五星级”党组织。在春节等节日,慰问贫困党员20人,送至慰问金1万元。
(非公党工委郑海权、孟丽君)